邮件服务器    OA办公系统    学校新闻网    English    全站搜索   
 

TOP

【“五个思政”建设】开展“格桑花”赴藏支教活动 构建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大格局
2019-04-21 08:00:00 来源: 【 】 浏览:

 编者按: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导下,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、全国教育大会和第26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全力推进“五个思政”(学生思政、教师思政、课程思政、学科思政、环境思政)建设并取得一定成效。即日起,将陆续刊登“五个思政”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总结、典型案例等材料,供大家参考借鉴。今日刊登“学生思政”典型案例材料。

 

一、基本情况

2014年3月,湖北文理学院在获悉西藏琼结县急需援藏教师的情况后,向襄阳市援藏办表达了派遣学生开展支教工作的愿望。经与琼结县广泛沟通协商,并报襄阳市政府同意,学校决定组建“格桑花”赴藏支教团队,对西藏琼结县开展对口支教工作,每期支教时间为半年。2014年5月,按照公开招募、自愿报名、组织选拔、集中派遣的方式,学校4名大学生志愿者组成首批“格桑花”赴藏支教团队正式启程,赴西藏琼结支教。团队组建5年来,已有7批共31人次大学生自愿参与爱心支教。

二、主要做法

1.着力抓好课程教学。利用“结对一帮一”“情景、案例教学”等多种方式,提升课堂教学质量。主动承担电教式教学示范课任务,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。举办课余学习培训班,开展家访补习,组织学习用品及图书捐赠等,提升学生学习能力。募资设立近8万元的“支教爱心基金”,累计捐助4万元资助当地家庭经济困难、品学兼优的学生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。

2.广泛开展精神帮扶。成立“格桑花·心桥”心理辅导工作室,邀请专业教师赴藏指导,引导学生以良好心态对待学习生活。集资在校园内种植“格桑林”,以景观实物教育学生感恩社会立志成才。定期播放爱党爱国、励志感恩教育片,开阔学生视野。自费购买画笔、乐器和运动器材并指导实践,丰富学生文化生活。开展“暖手、暖智、暖心”结对帮扶活动,坚定学生成才决心。

3.助力推进教育改革。适应新课改要求,加强学生第二课堂建设,助推以强化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。编辑出版琼结县中学第一份校报,举办第一届艺术绘画展,组建第一个合唱队、第一个葫芦丝演奏团、第一支校园武术队、第一支国旗护卫队,协助建设第一个美术室、第一个音乐室、第一个科技制作室,成立绘画社、美术社、朗诵社、篮球社、足球社、HS科创社等一大批学生社团,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。

三、亮点成效

1.民族大团结更加紧密。帮扶增情谊,交流促融合,汉藏民族大团结在教育援藏、城建支藏、汉藏交流中更加紧密。在支教队员的帮助下,中考成绩由第10名跃居到第1名,七、八年级学生第二课堂参与率达到95%以上,指导学生在“北斗杯”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多项科创赛事中取得奖项零的突破。参与街道墙绘美化、工程造价评估等城建项目,受到住建局赠送锦旗感谢。以支教为载体,校地开展互访交流活动17次。

2.支教精神得到广泛弘扬。团队甘于吃苦、乐于奉献、善于团结、勤于实践、敢于担当、勇于追梦,践行志愿服务精神、促进民族大团结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教精神在领导关怀、媒体关注、社会关心中得到广泛弘扬。省委书记蒋超良,省委常委王艳玲、尔肯江·吐拉洪,团中央学校部部长杜汇良分别对支教团队事迹作出批示,并在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得到肯定。新华社《内部动态清样》《新闻联播》等宣传报道了支教团队生动事迹。团队荣获“荆楚楷模”年度人物,入选中央文明办组织的助人为乐类“中国好人榜”。

3.队员素质得到普遍提升。队员将个人成长与支教事业有效结合获得双赢。撰写的《西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》等多篇论文在期刊杂志发表;调研文章《西藏走上了繁荣发展的正确道路》为政府开展基层治理提供了参考素材。队员思想境界、担当意识普遍提升,荣获团中央“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”等各类表彰10多次;队员中有2人两次支教,已有5人毕业后返藏工作,立志投身西藏建设。

四、育人实践

1.扩展支教行动的感染力,丰富育人活动。将格桑花赴藏支教作为培育和弘扬志愿服务精神、民族团结精神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鲜活的教材、最肥沃的土壤,持续扩展支教行动的感染力、影响力,引导广大在校学生帮先进、学先进、当先进,学校育人载体建设取得新突破,思想教育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创新和丰富。支教团队组建以来,学校以此为辐射点,开展事迹报告分享、线上集体交流、“格桑花之家”展厅参观等团体活动100余场次,30000余人次学生受教育。学生参与赴藏支教活动的热情高涨,每一批招募活动平均有500多人报名和咨询,已有28名深受教育的非支教团队学生毕业后到西藏就业创业。

2.发挥支教品牌的引领力,拓展育人载体。以“格桑花”赴藏支教团队为品牌引领,将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与周末假期时间点、与第二课堂实践、与社会公共服务需求相结合,衍生打造了大学生利用周末课余时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“格桑花周末志愿服务”品牌。注重参与性,培育大批志愿者参加“周末义教”“周末助老”等活动,学校每周有近1000人次的周末志愿服务行动。强化实效性,组建技术服务型团队17个,形成了“一院一特色,每院有亮点”的格局;组建便民服务型团队,“周末义教”团队事迹得到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批示;组建活动专项型团队,“礼仪志愿者服务团队”等成为城市建设的亮丽风景。着眼长效性,将周末志愿服务作为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,纳入文明修身制度体系、实践育人评价体系、党员发展组织体系,形成长效培育机制。项目荣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。

3.增强支教精神的感召力,构建育人格局。大力弘扬支教精神,构建“一心双环”格桑花志愿服务工作格局,将支教精神润化为学生内心深处的精神图腾,感召学生更加自觉地在各级各类志愿服务中展现青春担当。学校以“格桑花”赴藏支教团队为核心引领,以“格桑花周末志愿服务”活动为主体实践载体,以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、“百团百村(企)新时代实践行”专项行动、校外实践育人基地建设等为外围项目支撑,构建了“一心双环”的格桑花志愿服务活动大格局,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渠道更加多元、平台更为丰富、热情更见高涨。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近五年获团中央学校部优秀集体和个人表彰21次;“百团百村(企)新时代实践行”之“大学生公益援助计划”团队5年来组织义工活动300余次,带动社会企业累计出资120余万援助贫困山区;学校每年建设校外示范实践育人基地10个以上,学生的社会责任感、探索创新精神、解决问题能力不断增强。

学校开展“格桑花”赴藏支教活动,构建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大格局,推进工作规范化组织、制度化运行、常态化发展,成为中宣部命名的高校系统中唯一荣获全国首批50个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单位。

执笔人:王瑶珺

】【打印繁体】 【关闭】 【返回顶部
分享到QQ空间
分享到: 
上一篇:学校与武汉音乐学院签订合作共建框... 下一篇:学校举行四月党建工作研讨会暨“书...

图片主题

最新内容

热门内容

推荐内容

相关内容

读取内容中,请等待...



湖北文理学院地址:湖北省襄阳市隆中路296号 邮政编码:441053 电话:(+86-0710)3591876

版权所有:2002-2017 湖北文理学院; 鄂ICP备17002353号-1;